——记第十七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准备展“围屋之变:各自为艺共同生活——参展艺术家联合个展”
鱼与渔(装置) 应天齐
围屋青瓦石砖墙,中有水井储足粮。古时的客家人为躲避内地战乱迁徙至广东、福建、江西等地建造客家围屋,聚族而居;如今,当这些隐匿时光深处的围屋在当代艺术家们的思考下放大演绎、并将通过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迈向国际舞台时,会使用怎样的中国话语?在8月18日于深圳国风艺术馆开幕的“围屋之变:各自为艺共同生活——参展艺术家联合个展”中,人们找到了答案。作为第十七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准备展,本次展览呈现朱成、何多苓、应天齐、李向明、师进滇、顾雄、傅中望、叶放、李枪、焦兴涛、李川、安海峰12位国内外艺术家的作品。展览由星河国风艺术馆主办,龙南市委、龙南市人民政府、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支持,重庆同门艺术中心、拾壹号线(深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展至9月3日。
早在1月12日,参展艺术家就与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建筑学家一道前往“世界围屋之都”江西龙南考察客家围屋建筑,并围绕“围屋之变——关于中国传统移民建筑的对话”主题展开创作和研讨,他们基于围屋和聚居生活方式,深挖这些遗存下的客家围屋的建筑营造、社区介入、空间重组及文化传承,提出了各自的保护与改造方案,同时把客家建筑文化与当代艺术相融合进行创作,最终该考察项目以高度契合第十七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主题“我们将如何共同生活? ”而获得双年展的入场券。
在准备展中,艺术家们站在“各自为艺共同生活”的角度体现“围屋之变” ,他们用装置、绘画、建筑模型、雕塑、图片、影像等多种形式回应“我们将如何共同生活? ”的主题。“ ‘各自为艺’是12位参展艺术家通过集中展示自身创作脉络中的优秀代表作,从不同侧面呈现当代中国多元、丰富、精彩的艺术面貌;‘共同生活’说的是来自国内外的艺术家从龙南围屋建筑形制、工艺构造、生活习俗、历史信仰等方面触发灵感和想象,围绕共同主题创作作品。 ”四川美院教授、本次展览策展人王林表示。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原定于今年举行的第十七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也被延迟至明年。这期间,艺术家对展览主题也有了深入思考。“我们在龙南考察时还没有发生疫情,当时大家心里都存有这样的疑惑:客家先民因何把自己禁锢在围屋里,他们生活得好吗?尽管深入研究了其成因,但仍然没有切身体会。直到疫情暴发,人人被封闭在小区里,大家才幡然醒悟客家先民的生存智慧以及围屋和当下的关联。 ”深圳大学教授、西安美院客座教授、本次展览艺术总监应天齐说。他在得知双年展主题为“我们将如何共同生活? ”时便意识到,这个“将”所说的是全世界共同具备的生活条件:飞机的便利、网络的速度、信息的流通……“现代化发展太快了,短短的时间内,我们一下子被扔进共同生活的环境里,但我认为人们并没有完全做好准备,所以才有了国际间方方面面的问题,但我坚信‘共同生活’一定是人类前进的目标和最好结果。 ”他说。
因此应天齐在自己的威尼斯展览作品方案里打造了以龙南围屋中“燕翼围”为造型的玻璃鱼缸,在“天井”里蓄水养鱼。通过这件名为《鱼与渔》的装置,人们可以隔着玻璃或俯视天井看到鱼的共同生活。在未来的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这个模型还会放大。“我将在隐蔽处放入摄像头,展墙上配有视频,好比我们在水中和它们共同生活一样,观察它们。同时每天定量放置鱼食,有兴趣的观众可以投喂,此外还会搁上笔记本,让展厅人员每天记录鱼的状态,比如某天有哪只死掉,某天又有新的成员进来,再现人类在原始生存状态中的生存面貌。 ”应天齐说。
围(装置) 何多苓 师进滇
当“围屋之变”项目入选第十七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时,艺术家们都为此感到兴奋。尽管新冠肺炎疫情让全人类对个体生命保护提升到相当的高度,此时再次面对“我们将如何共同生活? ”的话题时,艺术家们都表现得非常投入,思考的状态和高度也超越之前。诸如李向明在《围之惑》里,采用堆叠相连的木质结构表现围屋的鳞次栉比,同时以镜像营造迷宫感,以此解读围屋带来的印象与隔阂;傅中望以木材雕成《洞见》将龙南围屋中瞭望孔、射击孔等抵御外敌的元素加以突出转化,以表达洞见世界、洞观生活的寓意。顾雄作为身居异国的移民,在《龙南回声》里选取龙南围屋墙上的传声孔和水井两个物件来回顾龙南围屋的移民史,从而探索在陌生之地繁衍新文化时的探索与冲突。就像江西省龙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罗晶所说:“艺术家将传统的客家建筑文化与当代艺术相融合,重新探索打造艺术精品,提高客家文化的精神高度,激发客家文化的新活力。龙南也将以第十七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为契机推动龙南客家围屋登上世界舞台,向世界展示龙南客家围屋的文化风情。 ”
展览中,我们还看到了伤痕美术代表人物何多苓的方案。此次他与师进滇合作的装置《围》 ,以白色铁丝为主要材料,制作成数十个以线型构成的围屋造型模块,来反映数据时代下人类的生存境遇。尽管龙南的考察何多苓并未参加,但谈及该项目时,他同样很有兴致:“我一直很喜欢建筑,几十年来都很关注。也参与过一些项目的设计,包括我自己的工作室。我也去过福建南部的围屋,它们有方有圆,和江西龙南的很接近。其实围屋的建筑不止方和圆,世界各地都有类似的形态,包括西方的城堡,都可以理解为一种围屋。所以对于围屋我并不是很陌生。我和师进滇合作了多年,比较偏向于创作建筑性的装置。这次基于围屋的建筑形式,设计了概念性、高度抽象的建筑模型。我们根据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给出的场地大小决定《围》的尺寸,先在画室里进行组装,根据实物改变了原来的空间布局。这些白色铁丝组成的模块理论上可以无限大,随机组成的方形孔可以和围屋得以呼应,用此模式把围屋建筑化、观念化。 ”何多苓说。尽管从目前看,这些创作尚在草图和方案阶段,但“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推迟一年举办其实给了我们很好的条件,我们可以静下心来,心无旁骛地思考怎样用艺术去提出和表现主题” ,应天齐认为。
由于申报主题是“围屋之变” ,在准备展中,每位艺术家另外选择自己创作历程中反映历史遗存和它们现代化进程中产生怎样变迁的作品参与展览,展示“各自为艺” 。因此,除了威尼斯展览方案外,我们还看到属于艺术家个人的多样创作面貌。应天齐的《消失的故事之二》反映其家乡芜湖古城在现代进程中的变迁;师进滇的《大宅门》将中式院门进行解构,再用不锈钢丝包裹编织,以冰冷的钢丝联接起物件与遗迹之间的赤诚;李枪以杂志碎片拼贴成《图书馆计划》并还原罗中立的《父亲》来讲述信息化时代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和记忆。安海峰的《天问》 《泽》 《天长》以桂林的山为原型,见微知著地在有形与无形之间找到链接。此外,李向明的《修复乎》、李川的《千钧一发》 、顾雄的《骨屋》 、叶放的《礼堂》 、焦兴涛的《无题》以及朱成的《方向》均展示了艺术家各自的艺术探索。
移民作为全球性的概念,目前也已成为世界话题。“ ‘我们将如何共同生活? ’是非常好的主题,它提示了在全球化语境中,各国之间的文化传统尽管不尽相同,意识形态也不同,但是在地球村这样一个人类共同生活的地方,我们必须要思考人与人应该在世界上和平友善地生活下去。 ”王林表示。